谁知我电子书电子书下载 -- 最新最全的电子书下载网欢迎您^_^

logo

论天人之际下载

论天人之际

文档说明:

  • 一、《论天人之际》是作者【余英时】创作的原创小说作品!
  • 二、谁知我电子书免费提供TXT小说,TXT电子书下载。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均由网友提供的网盘,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如果您认为本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将该链接删除。本站不负一切责任!

热门文化类电子书下载

  • 1 冬牧场 [下载]
  • 2 刘擎西方现代思 [下载]
  • 3 工作、消费主义 [下载]
  • 4 浅谈“两点论” [下载]
  • 5 翦商 [下载]
  • 6 秋园 [下载]
  • 7 透过地理看历史 [下载]
  • 8 我的九条命 [下载]
  • 9 苏联秘密警察 [下载]
  • 10 中国全景 旅游 [下载]
  • 11 五世达赖喇嘛传 [下载]
  • 12 草木虫鱼 中国 [下载]
  • 13 晚熟的人 [下载]
  • 14 西方那一块土 [下载]
  • 15 姑妄言 [下载]
  • 16 寻觅意义 [下载]
  • 17 世界花纹与图案 [下载]
  • 论天人之际目录

    代序中国轴心突破及其历史进程
     上篇:中国思想史的开端—比较文化史的探索
     下篇:中国轴心突破的展开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轴心突破与礼乐传统
     从古代礼乐传统的变迁论儒家的轴心突破
     墨家的突破
     道家的突破
    第三章 天人关系的新转向
    第四章 从巫传统到气化宇宙论
    第五章 孔子与巫传统
    第六章 “天人合一”的历史演变
     “绝地天通”下的巫与礼
     “天命无常论”的出现及其涵义
     轴心突破后的新“天人合一”说

    论天人之际下载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儒家网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海外学者余英时先生的《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亦为学术精品。作者从轴心突破的特殊视角切入,探索中国轴心突破的历史世界,认为中国轴心突破最后归宿于“内向超越”。本书对研究中国思想史提供了独到的方法论和途径,为把握中国哲学的最终走向提供了基本线索,值得阅读收藏。

    来自微博用户益智齋主人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今日收到《清國行政法汎論》、《明詩人小傳稿》、《康有為思想研究》、《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裝幀台灣》。

    来自微博用户苹果小妞JJ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买《论天人之际》时居然发现这本!而且还是蔡元培先生翻译的!我要学好日文去看京极夏彦先生的单行本啊!两三年之后才有台版中译本等的太痛苦了!

    来自微博用户朱杨2013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书影#《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余英时著 中华书局2014年版 先生收官之作。以比较文化的视野,在礼乐传统背景下,探析中国思想起源一个大问题——轴心突破,天人合一的演变过程最终的结局是“内向超越”。此论前已有见,此处详述,后学仍期待先生有新作专论问世。

    来自微博用户闲君很正经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12本好书推荐# 书香江苏 12本好书推荐 《阿特拉斯耸耸肩》重庆出版社,《有一种基因叫理想》人民大学出版社;《论天人之际》联进,《所罗门的伪证》独步文化,《法的门前》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从苏格...》世界图书,《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痴汉晚期酱油竹 @浅芜-Becky @虾米大Boss

    来自微博用户artforum_艺术论坛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一如既往,余先生延续了他一贯的简畅、通透、雍容与大气,从“轴心突破”这一角度出发,通过考论天人关系的转向,以及与其他文明的比较,着力探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问题。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闹仔面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论天人之际》代序部分讲的啰里啰嗦。

    来自微博用户水清读明月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藏书记#因“网”结书缘。@深圳尚书吧 见我藏书记抱憾在京未得《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后,热情寄赠本书,竟还是精装毛边本,大谢文白兄。连续几晚日读两万字,其代序“中国轴心突破及其历史进展”四万字,概述了中国思想史起源问题,以雅斯贝尔斯“轴心”说为切入点,开拓了理论视野。

    来自微博用户中二病人张梦林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关于历史规律的问题余英时在《论天人之际》中已经说得很清楚。自牛顿以来无数的思想者们都在探寻社会变化之规律,其中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就是马恩的学说。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最终全都失败了。 //@冰曦怀玉:寻找历史规律?难!//@上海书虫:導致中國歷史走向的原因何在?這個問題,我一直非常感興趣

    来自微博用户聊人1404161132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读李泽厚《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继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之后,李先生也专论此题,余侧重于史,李侧重于哲学。李先生在前记中写道"由巫入礼归仁为中华文化关键所在,虽学界寂然,但问题至要,乃冒不韪,反复组编,重叠罗嗦,读者鉴谅。李泽厚2014年8月于京华寓所,时年八十有四"。拳拳之心,感慨系之。

    来自微博用户釆蓝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红砖厂,见书店,发现余英时的《论天人之际》。之前网传禁余,查京东无售,有高价书158元。于是原价58元买下。

    来自微博用户南水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内向超越与内在超越有何不同//@儒家网: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亦为学术精品。作者从轴心突破视角切入,探索中国轴心突破的历史世界,认为中国轴心突破最后归宿于“内向超越”。本书对研究中国思想史提供独到的方法论和途径,为把握中国哲学的最终走向提供基本线索,值得阅读收藏

    来自微博用户兔爹老沈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在读《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 “海峡彼岸余出了《论天人之际》,海峡此岸李紧跟着出了这本。是我太敏感了,还是他们都很敏感。魔镜魔镜告诉我。。。。。。” 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豆瓣)

    来自微博用户余世存非常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因为本家英时先生的书被迫下架,中华书局去年出版的《论天人之际》已经买不到了。周末到先生的家乡做客,意外得到了这本书。晚上入梦,竟梦见了先生,奇怪先生的夫人说,这是第二次见了。先生拒绝来大陆,我也不愿去国,哪里见过?就这么百思不解地醒了,居然忘了跟先生讨论一下问题。

    来自微博用户东漂学童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文章后半部分着重介绍余英时先生的业绩和思想,尤其对先生一生史学思考的结晶、最新著作「论天人之际」着墨很多。期待这位中国文化的招魂人、在没有胡适之的时代要阅读的大学者的更多著作被译成日文。@周言 @雲中上師

    来自微博用户KalashFrancis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不算专业书,最近半年多有Hessler的Strange Stones,Applebaum的Gulag: a history,罗杰克劳利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余英时的论天人之际,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Spence的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皮尔洛的自传I think therefore I play,巫宁昆的一滴泪

    来自微博用户兔爹老沈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读过《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 “拿余英时先生的《论天人之际》与李泽厚先生的这本书相比吧:余没有李的视野宏阔;李没有余的议论精深。两家的书都能给人带来很大启发。” 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豆瓣)

    来自微博用户天空的守望2013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魏晋玄学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他们是要脱胎换骨。而汉代重在拨乱反正。有着深刻的哲学性。论天人之际。

    来自微博用户楊浦徐肅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不贵啊,论天人之际就不便宜。

    来自微博用户许胡嵩夏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一个人的阅读史# 天人关系的转向起源于轴心时代个人的精神觉醒和解放,而且构成了轴心突破的核心部分。我的论断绝非附会“轴心”之说而勉强凑成,它是从历史观察中得来的。——余英时《论天人之际》

    来自微博用户ricky1899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论天人之际》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爱莉斯_三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明乎此,则马王堆帛书《要》的作者假圣人之口说:“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似乎捕捉道了孔子的真精神。(余英时 《论天人之际》)

    来自微博用户袁冰爱扯蛋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晒书+售书】几本新买的书:葛兆光著作三本,@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出版三本。 另几本想卖的绝版新书:葛兆光的思想史研究课堂和余英时的方以智,朱熹和论天人之际。 @书香可人 @贩读者言 @傳古樓 @旧札遗珠 帮扩散下,谢!

    来自微博用户袁冰爱扯蛋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售书】现转让以下书籍: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论天人之际》; 梁方仲著《明代粮长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明清赋税与社会经济》;另有《我看乾隆盛世》和四本看过的旧书。@书香可人 @贩读者言 @傳古樓 请帮转,谢!

    来自微博用户苏木素书咖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三联出版的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方以智晚节考》、《论天人之际》,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旧札遗珠 @袁冰爱扯蛋 @贩读者言 @书香可人 @书香可人 @三联书僮

    来自微博用户巴蜀书社官微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蒙文通先生认为西方所谓“历史法则”未必适合我国历史,这一点余英时先生的新书《论天人之际》也提到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蒙氏拈出思想自由时代和强制时代,至今读来仍是佩服无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竟可以如此深入解读。我发表了文章 國史體系——蒙文通

    来自微博用户袁冰爱扯蛋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绝版书出售】吴宓日记一册,论天人之际,朱熹的历史世界,三种各仅1本。有意者可私信!(注:正版新书) @书香可人 @贩读者言 @傳古樓 @天下西溪 @旧札遗珠 请帮转,谢!

    来自微博用户爱莉斯_三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巫传统的“通天地”为孔子提供了一个出发点,使他终于能发展出人得以个人身分,自由而且直接地,与“天”交通的构想。由于他采取了重新诠释而不是全面拒斥的态度,因此对于礼乐传统既有所弃置,也有所继承。但孔子的“神通”是为了通向“道”,决不能与巫师的技能相提并论。(余英时 《论天人之际》)

    来自微博用户湖登尔瓦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新天人合一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道与心的合一。走的是内向超越之路,引“道”入“心”,以构建一个“可以上通于天”的秘道。《论天人之际》余英时

    来自微博用户道阻且长不还得认真去跑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购书及读书小记 (豆瓣书评 - 关于书籍《论天人之际》) 网页链接

    最新文化类电子书下载

    下载须知: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由网友提供,如有失效链接,请更换资源后再次下载;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

    电子书下载txt免费下载 txt电子书免费下载全集全本完结 小说下载 txt 电子书 免费下载全本 谁知我电子书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1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谁知我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