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名字与文化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来!国际经济法!!!//@改名字是为了防止僵尸粉: 来!国际私法!!!//@改名字是为了防止僵尸粉: 来!环境法!!!//@改名字是为了防止僵尸粉: 来!美国社会与文化!!!//改名字是为了防止僵尸粉: 刑诉论文过过过!!!//@改名字是为了防止僵尸粉: 来!刑事诉讼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来还与文化产业有点关系,现在好像被隔绝的意思。。。。唉,这名字我也是醉了,真的应该改为:陇东学院历史文化与地理科技学院//@亮豁的槑小鐸:以后简称历地院?为毛不直接改成陇东学院历史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呢。。。//@陇东学院校园:历史文化学院变成历史与地理学院啦[笑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献给爱心接力棒的第四棒——有关爱心接力棒与文化魔方的随想 半夜来发一条名字很长的长微博。看了大家的微博后自己的一些随想。今年的帅气的文化魔方少年行已然结束,留下的只是几张奖状和一个金灿灿的魔方。但是,爱心的接力却没有终点。致爱心接力棒的第四棒——请带着我们的爱与思念,将爱心传递下去。@文化魔方少年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名字与文化》——起名字有这么多学问? 起名需要注意哪5条事项?还没给宝宝起名字的爸爸妈妈福利来喽!想起英文名儿的里面也有支招哦!绝对干货!请戳:【名字与文化】起名字有这么多学问? | 还没给宝宝起名字的爸爸妈妈福利来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素质从来与文化无关~我姥没读过一天书,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但是并不妨碍她做一个善良有礼的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叫本名是最基本的尊重,是对个人以及个人背后的传统与文化的尊重。发音错没关系,名字复杂也可以取前几个音节。为了方便别人而随便取英文名,这不是自取其辱么?三观不正的人太多,无力吐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读书计划#2015.7.24今天读的《东南亚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第一章~读得很碎片。很多历史时间和民族的名字~更像是在浏览。所以,下午回来闲暇得看了好久的电视直到刚才,也没有读书笔记咯~@十点读书会 @warfalcon 轻松tonight [月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洪崖洞,名字听起来是乎像在山沟沟里的景区,其实这是在重庆的都市繁华地带,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座落在钢筋和水泥的丛林中,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现代都市的发展中保留着重庆古时建筑与文化,这是这个城市的一大亮点。里面融合着各种美食和重庆文化。担担面非常不错,得到大家称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海德沙龙 的文章 【短文】婴儿名字与文化趋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名字与文化】为什么中国文化中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刚好相反?你知道世界上取名人数最多的名字吗?中西方姓与名的排列顺序真的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吗?中英文名字究竟包含了多少文化信息?快带着问题找答案吧!【名字与文化】为什么中国文化中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刚好相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关取名潮流的研究很多,Steven Pinker在语言学专著《思维原料》(The Stuff Of Thought)里也花了很多篇幅讨论这个话题,取名偏好明显表现出一种风水轮流转的周期循环特征,比如50年代美国诞生了大批Steve,现在有学者貌似又发现了另一种扎堆方式…… 【短文】婴儿名字与文化趋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发现每个人对自己孩子的名字都十分看重,可标准又实在太悬殊。有人觉得取了个很得意的名字,可在别人听来也就一般。这与文化水平没什么关系,而在做父母的偏好和着重点不同。不管别人如何看,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名字算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一份人生礼物,也将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品牌符号。#秋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