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荒野侦探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终于看完《荒野侦探》。连看几本不得其解的长巨篇,偏偏还看的可带劲。。。真是虐心。。碎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荒野侦探Simphony摸鱼自重 @想去水上乐园冲浪 @对某人起名字的能力真的绝望了 好想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荒野侦探》并不是一部侦探小说。在五百多页厚的中译本中,“侦探”一词除了标题以外几乎难以找到。误把此书当作一部刺激的通俗侦探小说来阅读的读者可能会对书中大量关于诗人、诗歌、作家和文学的内容失去兴趣(当然也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这本书里竟然有不少火辣赤裸的性描写)。括弧是什么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点的这几位伟大作家,也包括老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米“之轻之重”、麦《白鲸》、波《荒野侦探》等,都有颇多不符合“我们的小说原则”处,一时半晌说不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罗贝托·波拉尼奥的《2666》可能是广图里最寂寞的书,风雨无阻,静悄悄地守着一行书架,随叫随到。可我看过他的《荒野侦探》后没敢接着看他这本代表作,怕它终结了我看小说的爱好。但每次去图书馆我总是去那排书架看一眼,抽出一本沉甸甸,心里踏实,想着,不管看过了多少书,总还有一本好书在等着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掌阅iReader阅读分享#人生旅途中,我们总是疲惫不堪,读读这本《荒野侦探》吧!为了明天的希望!@掌阅iReader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鉴于6月份的读书计划没能完成,7月的书单适当减少一下数量。继续读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狼厅》,《焦虑的意义》,《荒野侦探》,《自卑与超越》。嗯,就这么多吧,能读完就不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保罗·柯艾略的书我真的不喜欢,炼金术士的鸡汤味很生硬,但是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幽灵之家我觉得超棒的啊(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我看了两百页终于还是没看下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但是整体来讲,可能是看百科和书评看太多次,结果产生的冲击感反而让我觉得不够。叙事模式是荒野侦探式的穿插。一开始,用冷酷口吻描述尸体发现经过;随后,讲述一个新警察加入警察局的故事;穿插尸体发现;描述警察与精神病院女院长的情事;尸体;诬陷人作凶手;尸体;个别犯罪描述;尸体;记者调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智利诗人和小说家。代表作《荒野侦探》和《2666》。2003年在巴塞罗那去世,过世后其作品陆续被发掘出版,获得高度赞扬。荣获拉丁美洲最高文学奖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2009年美国书评人协会小说奖等。《2666》全书由五部分构成,被称为21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荒野侦探快读完了,拉丁美洲的文学青年们,除了读书写诗就是打炮,可以忍受饥饿可以穷困潦倒可以日夜不睡可以居无定所,但是不能不读书、写诗和打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断断续续地用了八个月时间。去年12月尾左右开始看,断断续续地看看又放下,终于今天看完了。感觉以后还会再看几次的。这本书写得..有些感想之前也提过,我本来也有偏见喜欢他的,所以很微妙。总体上讲有那种比荒野侦探更上一步的淡淡哀愁。人物的悲伤更沉重很多。依旧啰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荒野侦探读完,下一本马上开始,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感觉自己更喜欢荒野侦探。发个感想集合整理一下,我发表了文章 不是书评的2666阅读感想整理集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到一篇把平平娃的古炉和格拉斯的铁皮鼓做对比的thesis,不得不说要硬着头皮买铁皮鼓了(好吧承认连买荒野侦探的钱都没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完《荒野侦探》。上个世纪70年代拉美那些年青的诗人,生命被黑暗、残酷碾成了齑粉,但那粉末没有随风而逝,却像萤火虫一样放着光芒。难怪好评如潮,举两条:“读了波拉尼奥之后,会让你觉得自己变了。他会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强烈又毫无章法。……波拉尼奥的作品都是幽默四溢,生猛却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