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九月里的三十年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泡杯荔枝红茶,晒着午后问温暖的阳光,继续读徐老师借我的《九月里的三十年》。久违的平静悠闲的午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4011#这应该是本月最后一单书,大部分都和科学有关,剩下的年后才能送抵。值得推荐的有清华大学出版社物理科普读本@qiusir ,包括@卢昌海 写的两本,都是深入浅出的好书。还有最后拍的《两个故宫的离合》,用海报做书衣的做法印刻也有一本《九月里的三十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环保再送书,先留言先得,顺丰到付# ①大清留美幼童记(钱钢)②睡眠,最自在的修行(王媛)③影响孩子一生的365夜故事④当世界只剩下猫(吴毅平)⑤新妈妈省钱养出金宝宝(李小宝)⑥九月里的三十年(讴歌)⑦马一仑的秘密财富王国(察渊)⑧状元妈妈教子53招(微信同时有,需要者从速,谢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1月购书最后一单。今天到的四本书都是封面极具特色的,两本是孔网买的二手书,簇新,一本是远流熊召政散文,一本是联合文学徐国能第九味;两本京东来的印刻文学,一本是梁东屏摇滚狂飙的年代,另一本九月里的三十年装帧极有特色,护封反折就是一张海报,可惜稍稍破损了一小点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唐诺在《尽头》中赞的丰玮(他专章评述的还有林俊颖)在大陆的名字叫讴歌,她为别册写了一篇文章《二楼的坐标系》(印刻里没有),她的小说《九月里的三十年》由印刻出版(大陆是十月文艺),医学背景的小说,唐诺因此对小说与医学,医疗资源,医保制度等做出了长长的诠释。他评年轻大陆小说还蛮新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两个干干净净的日子,把《时光守护者》读完,继而抄起那本《寡人有疾》,也读了。同时窝在床上看掉《全民目击》,坐在椅子上,捧着看完《都灵之马》,随手翻翻“明日风尚”,看看欧阳江河手写字,想想和诗歌有关的一些陈年旧事。再站起来,将《九月里的三十年》取出来读。明日奔黑水,暂停在所难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 《浏览讴歌的《九月里的三十年》》 - 数年前读了讴歌的《协和医事》后,就一直关注这位先学医又写作还热衷于音乐的女性,这本《九月里的三十年》也买了很久了,却一直没顾上看。 现在网上已经可 浏览讴歌的《九月里的三十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抵达石家庄站,离天津不远了。睡睡醒醒间,读《九月里的三十年》,经过十七岁的胡琴凡阿玲她们军训的信阳时,书里的空间与现实空间奇妙重叠,竟还有些莫名激动。T124的乘务员们幽默实诚,一嘴儿的北方话像跑火车,打扫车厢跟打扫自个儿家似的勤快,甚至不放过你脚底下的一粒瓜子壳……服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台灣宜蘭的<幾米公園>。 趁著還年輕,信它一回吧! 試試看,後頭有些什麼? --「九月裡的三十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活過早地準備了槍支,用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我們。在沒有下墜以前,每個人都是北回的大雁,有著自己的習性與本能。我明白失去是一種挽歌,無論是自己,還是其他。可是就算如此,像《九月裏的三十年》中邊老先生寫給三十年後孫子邊鐘的信一樣,三十年的際遇,一紙書信,你有什麼可以告訴後面的孩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分享赢¥1200大礼#小伙伴们!成功分享到新浪微博就有机会赢¥1200元礼品卡,共计20个名额哦!活动时间12.9-12.31。我刚在@亚马逊 找到了《九月里的三十年》 [平装] - 讴歌,觉得粉不错,快看看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活过早地准备了枪支,用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我们。在没有下坠以前,每个人都是北回的大雁,有着自己的习性与本能。我明白失去是一种挽歌,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可是就算如此,像《九月里的三十年》中边老先生写给三十年后孙子边钟的信一样,三十年的际遇,一纸书信,你有什么可以告诉后面的孩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 《告别不是因为不好,而是放在心中就会永远美好.》 - 推荐本书<九月里的三十年> 一本写给70年代生人的书.语言是苍白的,这句话搁在这儿挺适合的,呵呵~~想说,不知道从那里开始. 告别不是因为不好,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年轻人在三十岁之前,胸口基本是胀满的,等三十岁之后,才开始放空,逐渐成为一樽空杯。---摘自讴歌《九月里的三十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现杂乱的书架偶尔还是存在某种冥冥中的“秩序”的,比如《尘几录》和《他山的石头记》在一层,比如《九月里的三十年》《外科医生手记·死亡的脸》《勾勒姆医生》《牙医谋杀案》肩并着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讴歌《九月里的三十年》,我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