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目录
第二章 历法
第三章 乐律
第四章 地理
第五章 职官
第六章 科举
第七章 姓名
第八章 礼俗
第九章 宗法
第十章 宫室
第十一章 车马
第十二章 饮食
第十三章 衣饰
第十四章 什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姒等都加女旁,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周代……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是用来”明贵贱“,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标识排行。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出自的国名或氏 2.嫁给别的国君,在姓上冠以夫君受封的国名。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 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图片2>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p> 注释举例见《广雅•释天》。 《广雅》,训诂书。三国魏时张揖撰。张揖字稚让,魏明帝太和中为博士。张揖在《上广雅表》里说,《尔雅》一书所集训诂还很不完备,所以把群书中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的都详录品核,以著于篇。其意在增广《尔雅》,因此所释仍用《尔雅》旧目,自《释诂》、《释言》、《释训》以下,直至《释兽》、《释畜》凡19篇。其书搜集极广,举凡汉代以前经传的训诂,《楚辞》、《汉赋》的注释,以及汉代的字书、《方言》、《说文解字》等书的解说都兼括在内。为研究汉魏以前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著作。 训诂学 拼音:xùn ɡǔ xué 1.中国传统的主要以研究古代书面语言为内容的专门学问。旧时只将它看作是"小学"的一个部门﹐如今有发展成为一门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的倾向。其著作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专为解释某部经典著作而写的﹔一类是搜集词语﹐分类编次﹐解释其意义的。前者如《论语注疏》﹑《孟子注疏》等﹔后者如《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评论@蒙木草坞 的博文【[转载]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珍藏版)】:"[顶]"查看原文:[转载]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珍藏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高考资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集】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王力等主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從生活之方方面面入手,于細微處著眼,諸多知名學者嚴謹詳實地介紹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多個組成部分,很適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入門和普及的書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王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该书分专题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文并茂,妙趣横生,老少皆宜。另外买书送复古内裤,值得拥有![噢耶][噢耶][噢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考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后 我再也不说什么我喜欢传统文化了[拜拜]再也不装逼了[拜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宇宙的结构,幸福之路//@后浪图书: 感谢校长推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感谢校长推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开始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作为《不思议游戏》、仙剑古剑系列的伪粉丝,终于能够知其所以然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我只是想瞧瞧[馋嘴]//@魏了某某:《白夜行》可以么咯@刘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转载]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的书桌上只有一本王力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世界读书日:知名大学校长推荐书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分享了@人民日报 的文章 世界读书日:知名大学校长推荐书单《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还是很吸引人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建议去看王力老师主编的中国文化古代常识之器乐篇//@高晓松:河南舞阳出土的八千年前鹤骨笛就有七个眼啦!战国策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变徵就是#F,可见12个音都齐了。郑老师没说自己是专家,最右偏激//@郑渊洁//@螽斯羽微博:晕死,只有五个音?别无知了好不好?你们这些伪专家真文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介绍范围真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辑(三)》[转载]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辑(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文化百科】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涂书笔记 帮我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笔记做成了精致的页面,分享给大家。#涂书笔记分享#,那些文字,是写给时间的情书,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李晟煜-Jason:这位把我想推的推荐了……不过我是30年前版本,没内裤送…… //@李晟煜-Jason:《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王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该书分专题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文并茂,妙趣横生,老少皆宜。另外买书送复古内裤,值得拥有![噢耶][噢耶][噢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全民悦读#推荐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其中的一部分,适合对古典文化有兴趣的人,中国古代文化的入门书籍,很适合刚接触古代文化的朋友 韩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是王力主编的 这写的作者 王力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京东又卖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分享自特岗教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目录: 一、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三、天文历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 (来自 @头条博客)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大师讲干货时候,不论是事件场景,还是风俗文化,有如3D电影栩栩如生。大师讲道理时,又像碧波浩瀚的镜湖,清晰,包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作为入门生动,有一些了解后再看又觉深刻。赞叹。//@大秦帝国洞香春广播电台: 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哈哈哈哈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的修订者刘乐园真是个妙人。他写的注释异常精彩,借豆瓣一句评论,简直读得人“欲仙欲死”[偷乐]令人拜服的是,他竟然是个美国汉学家,中国通到可以教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地步。他在豆瓣还有账号,看他与批评者吵架,还先引一段杨康陷害郭靖的小说讽刺对方,令人绝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文学常识大全(1)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博文片段来自醉听箫鼓: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集锦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完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慨颇多。感谢新东方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