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II 人能自主選擇而負擔道德責任嗎?下载
- 电子书名称: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II 人能自主選擇而負擔道德責任嗎?
- 电子书分类:文化
- 电子书作者:侯貝(Blanche Robert)等
- 电子书类型:TXT/PDF
- 信息来源:豆瓣
- ISBN: 9789869368681
- 出版时间: 2016-12
- 出版社: 大家
文档说明:
- 一、《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II 人能自主選擇而負擔道德責任嗎?》是作者【侯貝(Blanche Robert)等】创作的原创小说作品!
- 二、谁知我电子书免费提供TXT小说,TXT电子书下载。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均由网友提供的网盘,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如果您认为本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将该链接删除。本站不负一切责任!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II 人能自主選擇而負擔道德責任嗎?目录
◆第一章 道德哲學導論
道德是共同體對成員的約束,但我們應該就這樣接受它嗎?
【問題思考】
問題1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1.某些道德傾向是獨立於各種不同的習俗而存在的
2.對每個個人而言,道德是透過教育與習慣,建立在習俗之上
3.習俗是道德有效的來源,但並非絕對的來源
問題2 道德規範容能許例外存在嗎?
1. 道德若沒有普遍規則,就毫無意義
2. 對於某項規則的應用,必須能夠根據調整對預期後果做出調整
【哲人看法】
問題1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1.盧梭:真正的道德源於自然
2.巴斯卡:道德隨著習俗發展
3.笛卡兒:必須遵循習俗,同時保留某種批判的距離
問題2 道德規範容能許例外存在嗎?
1.康德:有例外的規範就不是道德
2.亞里斯多德:道德行為必須衡量其現實後果
【進階問題思考】
問題3 國家應該教化公民成為道德的人嗎?
1.亞里斯多德:公民應該共享相同的道德價值
2.羅爾斯:公民教育有助於平等
【長文閱讀】
尼采:《道德系譜學》
1.應該恢復道德意識的歷史起源
2.只有透過確實的矯正,道德意識才能得到發展
【延伸思考】
哲學時事──道德哲學對倫理的論辯有什麼貢獻?
彼得.辛格專訪
1.問題探討:「是否該相信輿論?」
2.問題探討:「民主,是由輿論決定嗎?」
精神分析──道德意識如何內化?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第二章 自由
在一個和諧的社會裡,如何能夠與他人一起生活,又活得自由,沒有禁制或束縛?
【問題思考】
問題1 自由是指做一切我們想做的事嗎?
1.做令人高興的事並非總是等於做自己想做的事
2.自由就是擺脫他人的意志
3.自由就是在自己的欲望中能獨立自主
問題2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1.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2.自由意志是否只是用來服務於道德或是法律的人為手法?
問題3 我們真的想要自由嗎?
1.我們可能喜歡奴役甚於自由
2.苦惱與焦慮是自由應付的代價
【哲人看法】
問題1 自由是指做一切我們想做的事嗎?
1.愛比克泰德:做我所想做的,還是想要我所做的?
2.霍布斯:自由是沒有束縛
3.盧梭:自由並非獨立
問題2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1.阿奎那:自由意志存在嗎?
2.尼采:自由意志對誰有利?
3.史賓諾莎:自由意志的幻象
問題3 我們是否真的想要自由?
1.拉.波埃西:奴役大獲支持的矛盾
2.康德:承擔自由需要勇氣與膽量
3.沙特:人類注定被迫自由
【進階問題思考】
問題4 對我的自由而言,國家是朋友還是敵人?
1.史賓諾莎:國家的目的是自由
2.施蒂納:國家的自由造就我的奴役
3.托克維爾:民主體制中的平等先於自由
4.貢斯當:古代人與現代人的自由
5.羅爾斯:以自由之名來限制自由
問題5 言論自由是否有某些限度?
1.史賓諾莎:理性思考的權利並非行動的權利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第三章 義務責任
義務責任總是採命令的形式。我們予以奉行或是反抗。為何,面對義務責任時,會有這兩種態度?
【問題思考】
問題1 是什麼賦予義務責任某種道德價值?
1.出於利害考量卻符合責任的行動並非道德行動
2.道德的行動符合普世責任
3.出於義務的行動可以同時符合道德與效益
問題2 我們是否可以界定出義務責任的界限?
1.道德義務似乎沒有界限
2.英雄與聖人指出了不可逾越的界限
3.我們是否能以這樣的例子為榜樣?
【哲人看法】
問題1 是什麼賦予義務責任某種道德價值?
1.康德:出於對義務的外在服從而行動,這並非道德
2.黑格爾:但是,服從某項普世責任,具體而言是否可能?
3.米爾:某項行動的實用價值與其道德能彼此相容
問題2 我們是否可以界定出義務責任的界限?
1.柏格森:總是多做一點:英雄與聖人的典範
2.賈尼奧:超越責任的哲學興趣
3.鄂蘭:責任道德的界限
【進階問題思考】
問題3 責任與權利是否相互呼應?
1.盧梭:在理性上,不存在最強者的權利
2.庫桑:權利與義務是同一種關係的兩個面向
3.羅爾斯:如何在社會中分派權利與義務?
【延伸思考】
文學──我們是否能擺脫義務之間的衝突?
高乃依的《熙德》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第四章 幸福
沒有人能免於不幸:這意味著幸福只是機運嗎?
【問題思考】
問題1 幸福是幻覺嗎?
1.人類沒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2.幸福是對於我們命運的某種幻覺
3.只要不對幸福賦予錯誤的概念,就不會有幻覺
問題2 幸福取決於我們自身嗎?
1.未來不在我們手中
2.我們對自己的幸福有責任
3.真正的幸福是自由
問題3 他人能讓我幸福嗎?
1.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幸福的看法
2.社會將我的命運與他人的命運聯繫起來
3.幸福以他人為前提
【哲人看法】
問題1 幸福是幻覺嗎?
1.叔本華:我們沒有能力體會幸福
2.巴斯卡:沒有消遣的國王是不幸的
3.米爾:別期待生命所無法給予的事物
問題2 幸福取決於我們自身嗎?
1. 盧梭:幸福從來都不可靠
2. 奧里略:人類的不幸是自己的錯
3. 笛卡兒:真正的幸福並不取決於我們自己
問題3 他人能讓我幸福嗎?
1. 康德:沒有人能決定什麼是我的幸福
2. 米爾:我的幸福與他人的幸福,有牢不可破的連結
3. 亞里斯多德:幸福需要友誼
【長文閱讀】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卷一〉
【進階問題思考】
問題4 是否必須要有德性才能幸福?
1.伊比鳩魯:沒有缺乏德性的幸福
2.塞內卡:必須為了德性本身而渴望德性
3.康德:至善是道德
4.尼采:德性作為幸福的結果
【延伸思考】
文學──金錢能讓人幸福嗎?
拉封丹寓言:〈鞋匠與富人〉
哲學時事──
人是否需要他人,才能獲得幸福?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 · · · · ·
道德是共同體對成員的約束,但我們應該就這樣接受它嗎?
【問題思考】
問題1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1.某些道德傾向是獨立於各種不同的習俗而存在的
2.對每個個人而言,道德是透過教育與習慣,建立在習俗之上
3.習俗是道德有效的來源,但並非絕對的來源
問題2 道德規範容能許例外存在嗎?
1. 道德若沒有普遍規則,就毫無意義
2. 對於某項規則的應用,必須能夠根據調整對預期後果做出調整
【哲人看法】
問題1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1.盧梭:真正的道德源於自然
2.巴斯卡:道德隨著習俗發展
3.笛卡兒:必須遵循習俗,同時保留某種批判的距離
問題2 道德規範容能許例外存在嗎?
1.康德:有例外的規範就不是道德
2.亞里斯多德:道德行為必須衡量其現實後果
【進階問題思考】
問題3 國家應該教化公民成為道德的人嗎?
1.亞里斯多德:公民應該共享相同的道德價值
2.羅爾斯:公民教育有助於平等
【長文閱讀】
尼采:《道德系譜學》
1.應該恢復道德意識的歷史起源
2.只有透過確實的矯正,道德意識才能得到發展
【延伸思考】
哲學時事──道德哲學對倫理的論辯有什麼貢獻?
彼得.辛格專訪
1.問題探討:「是否該相信輿論?」
2.問題探討:「民主,是由輿論決定嗎?」
精神分析──道德意識如何內化?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第二章 自由
在一個和諧的社會裡,如何能夠與他人一起生活,又活得自由,沒有禁制或束縛?
【問題思考】
問題1 自由是指做一切我們想做的事嗎?
1.做令人高興的事並非總是等於做自己想做的事
2.自由就是擺脫他人的意志
3.自由就是在自己的欲望中能獨立自主
問題2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1.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2.自由意志是否只是用來服務於道德或是法律的人為手法?
問題3 我們真的想要自由嗎?
1.我們可能喜歡奴役甚於自由
2.苦惱與焦慮是自由應付的代價
【哲人看法】
問題1 自由是指做一切我們想做的事嗎?
1.愛比克泰德:做我所想做的,還是想要我所做的?
2.霍布斯:自由是沒有束縛
3.盧梭:自由並非獨立
問題2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1.阿奎那:自由意志存在嗎?
2.尼采:自由意志對誰有利?
3.史賓諾莎:自由意志的幻象
問題3 我們是否真的想要自由?
1.拉.波埃西:奴役大獲支持的矛盾
2.康德:承擔自由需要勇氣與膽量
3.沙特:人類注定被迫自由
【進階問題思考】
問題4 對我的自由而言,國家是朋友還是敵人?
1.史賓諾莎:國家的目的是自由
2.施蒂納:國家的自由造就我的奴役
3.托克維爾:民主體制中的平等先於自由
4.貢斯當:古代人與現代人的自由
5.羅爾斯:以自由之名來限制自由
問題5 言論自由是否有某些限度?
1.史賓諾莎:理性思考的權利並非行動的權利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第三章 義務責任
義務責任總是採命令的形式。我們予以奉行或是反抗。為何,面對義務責任時,會有這兩種態度?
【問題思考】
問題1 是什麼賦予義務責任某種道德價值?
1.出於利害考量卻符合責任的行動並非道德行動
2.道德的行動符合普世責任
3.出於義務的行動可以同時符合道德與效益
問題2 我們是否可以界定出義務責任的界限?
1.道德義務似乎沒有界限
2.英雄與聖人指出了不可逾越的界限
3.我們是否能以這樣的例子為榜樣?
【哲人看法】
問題1 是什麼賦予義務責任某種道德價值?
1.康德:出於對義務的外在服從而行動,這並非道德
2.黑格爾:但是,服從某項普世責任,具體而言是否可能?
3.米爾:某項行動的實用價值與其道德能彼此相容
問題2 我們是否可以界定出義務責任的界限?
1.柏格森:總是多做一點:英雄與聖人的典範
2.賈尼奧:超越責任的哲學興趣
3.鄂蘭:責任道德的界限
【進階問題思考】
問題3 責任與權利是否相互呼應?
1.盧梭:在理性上,不存在最強者的權利
2.庫桑:權利與義務是同一種關係的兩個面向
3.羅爾斯:如何在社會中分派權利與義務?
【延伸思考】
文學──我們是否能擺脫義務之間的衝突?
高乃依的《熙德》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第四章 幸福
沒有人能免於不幸:這意味著幸福只是機運嗎?
【問題思考】
問題1 幸福是幻覺嗎?
1.人類沒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2.幸福是對於我們命運的某種幻覺
3.只要不對幸福賦予錯誤的概念,就不會有幻覺
問題2 幸福取決於我們自身嗎?
1.未來不在我們手中
2.我們對自己的幸福有責任
3.真正的幸福是自由
問題3 他人能讓我幸福嗎?
1.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幸福的看法
2.社會將我的命運與他人的命運聯繫起來
3.幸福以他人為前提
【哲人看法】
問題1 幸福是幻覺嗎?
1.叔本華:我們沒有能力體會幸福
2.巴斯卡:沒有消遣的國王是不幸的
3.米爾:別期待生命所無法給予的事物
問題2 幸福取決於我們自身嗎?
1. 盧梭:幸福從來都不可靠
2. 奧里略:人類的不幸是自己的錯
3. 笛卡兒:真正的幸福並不取決於我們自己
問題3 他人能讓我幸福嗎?
1. 康德:沒有人能決定什麼是我的幸福
2. 米爾:我的幸福與他人的幸福,有牢不可破的連結
3. 亞里斯多德:幸福需要友誼
【長文閱讀】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卷一〉
【進階問題思考】
問題4 是否必須要有德性才能幸福?
1.伊比鳩魯:沒有缺乏德性的幸福
2.塞內卡:必須為了德性本身而渴望德性
3.康德:至善是道德
4.尼采:德性作為幸福的結果
【延伸思考】
文學──金錢能讓人幸福嗎?
拉封丹寓言:〈鞋匠與富人〉
哲學時事──
人是否需要他人,才能獲得幸福?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