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格里芬教授的烦恼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3:53:30
的评论买到了北来的《百年火车》,初读好看。顺便还买了《总统先生》、《无可慰藉》、《格里芬教授的烦恼》、《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看这儿,照相啦》、《圣徒与罪人》、《光与影》、《复明症漫记》、《谎言的年代》、《四川方言词典》。家中书死也看不完了,忍不住又买了这些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3:53:30
的评论当我的头发变得跟父亲一样稀疏,我开始认同母亲的观点:“世间的幸福和房子一样,要么买不起,要么白给也不要。”——[美] 理查德.拉锁《格里芬教授的烦恼》,普利策文学奖得主,最辛辣的生活大爆炸。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3:53:30
的评论最近在看梁晓声的《关键词》,还有门罗的几本短篇,看得零零散散的。在去医院敷脚的空隙里,还把《格里芬教授的烦恼》看完了。很多人都会写读书笔记,我往往是在看完的过后,在偶尔的回想中,才会对书有真正深刻的想法,所以,书评,写不出来。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3:53:30
的评论给《格里芬教授的烦恼》画的封面图。那个,猜猜我前任姓什么,抽一位送书。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3:53:30
的评论#读书笔记# 世间的幸福和房子一样,要么买不起,要么白送也不要。— 理查德·拉索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3:53:30
的评论千万不要嘲笑父辈,有本书叫《格里芬教授的烦恼》,讲述得是,子女逐渐活成了父母的模样。亦或如图,我们一代代,转换了各种形式,其实骨骼血脉里雕刻着同样的纹路。这就是人性。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3:53:30
的评论书名:格里芬教授的烦恼感受:书中格里芬教授的烦恼主要是家庭和些些事业,说到家庭就是婚姻,我看的只要是关于家庭的书,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大部分的结局都是离婚,这本书也一样总体一般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预告# 你幸福吗?你什么不幸福?!犀利解读现代人“高不成低不就”的纠结幸福观:“世间的幸福和房子一样,要么买不起,要么白送也不要。”今天#开卷有益#翻开《格里芬教授的烦恼》。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理查德•拉索用“伍迪•艾伦式”幽默剖析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纠葛。FM107.2 11AM,欢迎收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读《格里芬教授的烦恼》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那时我长得的确不像父母,但这20年间发生了太多事,我开始认同母亲的观点:世间的幸福和房子一样,要么买不起,要么白送也不要。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 我在: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了“格里芬教授的烦恼”,我边看边想,就这么点鸡毛蒜皮的破事,为什么我这么有兴趣?真是写得好呀,每个人物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好小说在于作者能将你代入他营造的生活,并且津津乐道地跟随着走到最后一页,然后叹气,唉,没有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世间的幸福和房子一样,要么买不起,要么白送也不要。——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格里芬教授的烦恼》糊涂父亲遗传的丢三落四,让原本好好地批着作业的格里芬,变身在风中“追稿纸的人”——糟糕的倒车技巧,时不时傻站在原地失神,父亲的毛病他还有不少。我的头发已经变得跟父亲一样稀疏,我开始认同母亲的观点:“世间的幸福和房子一样,要么买不起,要么白送也不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琪宝_双生子:触到一点 最近看《格里芬教授的烦恼》写的是人到中年后发现自己慢慢成长为自己一直很排斥的像父母那样的人 在自我发现上青春是用来装饰回忆的中年之后才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和包容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说能吸引我看下去确实不容易。一被我发现作者的“梗”就完蛋了。包括最近买的几本日本推理小说,库切的耻,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还有朱迪皮考特,她写的姐姐的守护者把我感动成什么样啊,可是新出的小心轻放就看不下去了。最近看到的好书,也就是父亲的眼泪和格里芬教授的烦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格里芬教授的烦恼》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