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蒜薹之歌下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欢乐过五一,劳动最光荣#第一幅是去磨坊磨面的照片,可以没入镜,后面就是出发去抽蒜薹啊,想起了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最后一张是拍的葱花,真正我家地里葱开的花,美的程度完全不亚于争奇斗艳的其他品种,劳动最光荣,关键在于体会劳动的乐趣,享受劳动的成果,我还学会了抽蒜薹,多好@联想智能手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堂蒜薹之歌35天写完 丰乳肥臀83天完成 什么叫厚积薄发!钱钟书说围城是10几年的酝酿才写出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没有禁掉《天堂蒜薹之歌》真是太好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碎碎念】莫言的笔力真的蛮惊人的 虽然他获奖后 老师们扎堆黑他认识汉学家才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纵观莫言的作品 所有的精品 巅峰都在高密东北乡的背景下 离开了这片文学土地 就容易出问题 红树林 天堂蒜薹之歌…会不会荣光已逝 巅峰已越 成也萧何 止也萧何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了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作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微书评#《天堂蒜薹之歌》天堂美丽,现实残酷。官僚罪恶,农民受难。当他们的屈辱和痛苦遭遇赤裸裸地展现,血腥和暴力,使我们的心受到强烈撞击。此书可谓作家义愤填膺之作。但若让不公成为注意力的唯一尺度,那是在赞美魔鬼。即使生活如何残酷,我们依旧要爱这残缺的世界。(642520)@浙师大文史协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天堂蒜薹之歌》 ★★★★★ “这发言,有理,有力。”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广州湾在线 @王双增的博客 @章文的文章 @王沿利律师 我生长在农村,《天堂蒜薹之歌》也反应了我们那里农村的现实。如果不是亲生经历,我会骂莫言的八辈祖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把两部小说读完啦 天堂蒜薹之歌和丰乳肥臀 时代变化了 但精神不会变 人变来变去 心里也就那个样子 好也罢坏也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精彩序跋丨莫言《天堂蒜薹之歌》自序精彩序跋丨莫言《天堂蒜薹之歌》自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很喜欢这个农民老头子。这部小说用莫老头子自己的话来说,“蒜薹事件”促使他放下正在创作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 以后必定是要再读几遍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修改增补毕业论文,应当将天堂蒜薹之歌里面的演讲和酒国里的演讲,酒博士的演讲与辩论口才莫言的教员经历结合起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意大利语版的《天堂蒜薹之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月前在图书馆借了3本书,其中《天堂蒜薹之歌》居然是在早上和晚上吃饭的时间中看完的,想到里面大段的重口味(蒜薹味)的叙述,怪不得那时候总是食欲不振。但还是觉得好看。现在还有两本没看,还书日却转眼只剩一周,连同keep都好久没做了,画画也没有下文,再这样下去,和咸鱼还有什么区别[妖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莫言《天堂蒜薹之歌》赏析》[转载]莫言《天堂蒜薹之歌》赏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记得我大一开学前几天在家挺无聊的,就看了本莫言的小说《天堂蒜薹之歌》。 上海·东明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看了天堂蒜薹之歌,从我的视角看,不禁要问这是怎么通过审查的?大段的陈白与申诉说的是80年代的事,今天可不还是一样么,我经常能透过一些途径听到人们内心类似绝望的吼叫,这都是社会及人自己造成的。此外,阎先生的书年内一定要看。 上海·控江地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看完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高马被枪击而死后的部分略显多余,突兀的附文大大缓冲了悲剧效果,青年军官的辩护亦是败笔,此书语言略显粗糙,但文风朴实,透露出醇厚的乡土气,散发着浓郁的蒜薹味儿 张家港·步行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因为有好多不得不去听的讲座,还有等着助教的时间很长,于是看了几本书。写读后感这种显得略矫情,只是觉得小王子真的不错,另外,剩者为王坚定了我婚姻一定要有爱情,绝不将就,万一能等到他呢!明天开始看天堂蒜薹之歌~虽然我比较想念三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珠海前线发来线报,虽然老师不同,但是我。。我。。。我。。。难道要现场翻译天堂蒜薹之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感觉《天堂蒜薹之歌》比《红高粱》好多了,语言文字行文什么的都顺多了,没那么多结。两条有距离差的时间线,慢慢缩短距离打算最后来个汇合?这种叙事模式,想起《海边的卡夫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撕开了现实与人性的双重表皮,令人振聋发聩。----天堂蒜薹之歌 (莫言著)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晚看《天堂蒜薹之歌》,读到金菊之死,愤怒、悲伤、绝望、哀痛、渴求……各种情感纷涌而上,胸腔不停地起伏,泪水竟不能抑止,若不是深夜,怕只想趴着高声痛哭一场。这种对弱小人物生命漠然的侮辱与碾压,至今仍在中国大地上演。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要不是杨葵推荐,估计一本莫言的书我都不会看,《天堂蒜薹之歌》还不错,估计那时候的莫言和现在的不一样;《生活中的道德怪圈》是在万圣买的,看到书名有兴趣就买了,翻了翻才知道,很没意思,完全不是道德和规则、人性等其他东西之间的拉扯,看的我索然无味,都是“已知”范畴的东西,遂弃#2016书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您看完了? ——嗯,请您赏俺一支烟。天堂蒜薹之歌-莫言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同情金菊和高马的结局,为了婚姻自主,在那个年代,不只他俩,整个家庭,都没有落得好下场。尤其是那个马上就出生的孩子。同时,又同情金菊的父母。就是喜欢这种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天堂蒜薹之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工作时,激情又急迫;生活中,情趣又幽默;饮酒时,豪情万丈又把酒当歌;失意处,伤感懊悔又诉尽委屈种种;也曾经目空一切,更有深情时读书读得双眼酸酸、感慨不已。。。也许这就是自我。~~~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读《天堂蒜薹之歌》有感。 郑州·郑州轻工业学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了第二本莫言的长篇“天堂蒜薹之歌”,对于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竟然没有太多的同情,而是泛起恶心的感觉。近期不再读莫言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在写作《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评,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学,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 苏州·苏苑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BTW莫言那个天堂蒜薹之歌改结局的事情……查了一下有说法因为出版方不接受那么黑的结局所以莫言重写了结局……如果事情是这样,那么那篇评论里是不能拿它作为论据的;如果真是译者自己改结局,反正我是不接受这样的行为的。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