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蟠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文物之美#【秦代金柄铁剑,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该古剑1992年出土于宝鸡益门春秋晚期秦墓。剑柄整体镂空而成,主题纹饰为蟠虺纹,镶嵌绿松石和料器饰件。整个剑柄纹饰繁复,系用失蜡法铸成,被称为“秦剑之星”。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国宝现|战国·石质六博棋盘古中山国出土的六博棋盘,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质六博棋盘,盘面以浮雕手法刻有饕餮、虎、蟠虺纹等组成的图案,图案上下、左右两两对称,将雕塑艺术和实用功能结合得完美无缺。但六博作为古老的神秘“桌游”玩法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明了,只能看有没有相关游戏说明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12月19日,星期六#早安##读日历识文物##天博藏珍#清乾隆 雕漆婴戏纹赏瓶此瓶鼓腹,长颈,侈口,底有圈足。口沿及圈足饰回纹;颈部为锦纹上饰蟠螭纹及蝉纹;肩部饰蟠虺纹;腹部上有一圈如意云头纹饰,下饰一圈莲瓣纹,中间为锦纹上雕山石、栏杆及多种花草树木,其间有十几个孩童,每三四人聚在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分享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遇见国博# 这件春秋蟠虺纹青铜车型器,整体呈盒形长方体结构,由盒体和轮轴两部分组成,又名“四轮方车”、“四轮方盒”等。盖面由对开的两扇小盖组成,一侧盖上为一蹲坐的熊形钮,一侧盖上为一跪坐的人形钮。盖沿四角嵌有四只可以旋转的小鸟,四鸟内向,盖即锁住,四鸟向外,盖可开启。盒体侧面四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约会博物馆#春秋晚期徐王义楚剑: 襄阳博物馆藏品通长53.5厘米。1973年襄阳余岗蔡坡出土。圆首内凹,呈喇叭形,实茎,茎上有二箍,蝠形宽格,隆脊,腊宽,两锷微撇,三角形锋。茎上饰兰色琉璃镶嵌的蟠虺纹。格两面分别铸有铭文,一面为“徐王义楚之元子羽”,另一面为 “择其吉金自作用剑”,字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如果我有罪请让法律制裁我,而不是让我在背纺织纹样史在练饕餮黻黼蟠螭蟠虺夔怎么写怎么读纹样怎么画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春秋晚期双龙首出脊蟠虺纹璜收藏超话 南京·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南京博物馆/朝天宫宋•玻璃剑格南宋•蟠虺纹水晶璧南宋•凤鸟纹水晶佩南宋•镶金口梅花纹银盂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8:51:12
的评论#相约河博##文博热展#古中山国蟠虺纹兽首流嵌松石铜匜 匜是古代贵族的盥洗用具,与铜盘配套使用。盥洗时,用匜从上面浇水,下面用盘承接弃水。此匜器身椭圆,深腹,小平底,矮圈足。匜的流水口为兽头状,兽耳挺立,双睛镶嵌绿松石,兽口张开形成流口,憨态可掬。兽身两侧饰铺首衔环,颈下有一环,尾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仿古蟠虺纹和田碧玉环:婉转曲迴的双首盘龙,旧去的尊美,隐隐的,在时光中缓缓,幽然若凝的碧绿,韵含的脂光,微微的,在阳光中静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虺(huī)是龙的一种。是战国至西汉中原玉器主要纹饰。马承源先生认为“蟠虺纹就是盘曲的小蛇的纹饰” 蜥蜴之蜥,古籍中或记作‘虺’。《诗·小雅·正月》:“胡为虺蜴”,历代注家均认为即蜥蜴。由是可见,‘虺’,‘蜥’二字古相通用。而虺,乃是古代汉族传说中著名的山林鬼物,其原型原来是蜥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点录#读完@刘醒龙 《蟠虺》。小说既是楚文化的普及,又是当今世情的集中体现。围绕着青铜器国宝曾侯乙尊盘的真假藏现,学术理论的明争暗斗,再到官场的诡谲和情感的纠缠,无不如同曾侯乙尊盘上的蟠虺一样,难以理清。情节可能有过于离奇并超越生活实情,但敢用国之重器来作线索,还是值得肯定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春秋楚王熊审盂.六字自铭“楚王熊审之盂”.顶部蟠虺纠结抓手.熊审(酓審)是楚共王,庄王之子,在位三十一年.晋楚鄢陵一战,熊审中箭瞎一只眼睛,楚败后开始走下坡.临死前求恶谥,也不谓明君,能力不行而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墨韵书香# 【蟠虺】作者:刘醒龙。本书围绕“曾侯乙尊盘”的故事,悬疑缭绕着思辨,雄浑演绎出清越,犹疑盘旋出坚毅。从知识、智慧的一面读取,文化小说的呼吸从头至尾贯串;从现实、问题上着眼,世相小说的动静遍布字里行间,是承载着大历史宏阔宽悯的气量和现时代精深微妙的风俗的奇特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