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寻路中国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寻路中国》,彼得.海斯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寻路中国》《京华烟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到《寻路中国》的作者何伟写的这篇讲中国人在埃及的文章。《纽约客》:从在埃及卖情趣内衣的浙江商人看中国式全球化_译中国_澎湃新闻-The Paper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收到黎儿赠书,好大一箱,至少两年不用买书了。第一本看的是《寻路中国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非常有趣的一本书。谢谢黎儿muamuamua。顺便推荐此书给大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寻路中国》接近尾声,彼得•海斯勒写出了我熟视无睹的中国,和那种亲切的酸楚。那个酸楚就是剧变的实质——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月亮][月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莫名低落了一天,临到傍晚终于鼓起勇气走出家门,说出去走走,结果也只是走到了家门口外不到50米的咖啡馆[脸红]点了抹茶味的舒芙蕾还有加奶油甜天麦的奶茶,坐在户外吹吹小风,心情立马愉悦了很多,甜点还是很治愈诶~更重要的是咖啡馆正好有《寻路中国》,又重新翻看了几十页还是忍不住时时笑出来[微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寻路中国诞生的地方 北京·三岔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定期出版之汹涌澎湃的正能量[哈哈]@雪碧王子one-ATC @音速巡航者 @兔白小兽性大发 @漂漂飞哥 @寻路中国 @丁丁小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到一本好书所带来的愉悦感仅次于收获一个涨停板,隆重推荐《寻路中国》,感觉这个老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比我强太多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寻路中国 静静公司要上新三板了 又一上市当天0成交量[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少林很忙》 ★★★★★ “跟何伟一样,包默思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而他的《少林很忙》在我看来比何伟的《寻路中国》还要好不少,和何伟不一样,在少林武馆他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和尚的群体中,划..”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何伟在《寻路中国》里提到,某浙江工厂业主招工喜欢问应聘者的业余爱好,如果答案是「读书」,一般就拒绝,因为这意味着应聘者比较懒惰……呐,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歧视,必须抗议——算了,先躺一会再说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满怀羞愧地读完了《江城》和《寻路中国》,承认我其实不懂中国。对彼得·海斯勒,史景迁还有宇文所安充满景仰之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9/100 #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 【成就】7 【幸福】8【感悟】不要过度高估自己的能力,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三件事】 1. 记BEC单词 2.练5篇小作文 3. 看完《寻路中国》 小确幸:自己做一顿好吃的饭 @古典 @十点读书会 @褪墨 (昨天弄错时间了,今天才是正确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祖国的陌生人》 ★★★ “同其他记者出的书类似,可读性强涉及的题材广泛,也因此不够深刻,如另一位网友说的“中国版的寻路中国”。”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寻路中国》作者观察力太赞了,语言也太逗了!恐怕只有局外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中国人和中国人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