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寻路中国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市集的“寻路中国”:猜猜这次市集同事去哪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河北是全国最平淡的一个省,仅有一个其他省无法比拟的优势是靠着北京,小时候看拼图觉得河北像是一个拳头里挖出一个北京。平淡中藏着神奇,鬼子来了似乎就是在这个蔚县,还好我输入的是yuxian,没忘它的读法。真的很想去寻路中国。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单:《工厂女工:在变迁的中国,从农村走向城市》,FactoryGirls: From Village to City in a Changing China)是张彤禾 (Leslie Chang), 《寻路中国》和《江城》的作者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刚看完的书《寻路中国》网页链接彼得 海斯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一直坚持的看书一定是看印刷出来的纸书,因为看纸书眼睛比较舒服,而且纸书就是简简单单的阅读就行,不用下载,不用其他操作,也可以不被打扰。我希望先生也是,留在家里的书以后会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寻路中国放了太久,这两周看完,然后看奇石。接下来还是坚持看看彗星,毕竟曾经开了个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这个正在国外寻路的人,读着歪果仁寻路中国的经历,也是有趣。 斯里兰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断断续续的看完了《寻路中国》,一个生活在中国十年的美国记者,写的一本书,从美国人的角度告诉了我发展中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喜欢他这种只说故事不表态度的文笔,因为这样的中国是好是坏,谁说了也... 寻路中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出发,这次真的有种 #寻路中国# 的感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看了2/3 ,从长城-农村-工厂的自驾之旅,不是报告也不是小说,相对而言比报告易读比小说可信[嘻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又再外晃荡一个礼拜了,这一年,不是旅行就是出差,仿佛一个大行李箱和一家热水充裕的宾馆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过下去了。是不是我也可以写本寻路中国啥的?不过听中国人絮叨家常哪有听美国人絮叨有趣。 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给大家安利两本书:寻路中国和江城[爱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寻路中国》 ★★★★ “这老外观察中国还真是犀利!” 寻路中国 (豆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锡铁悦读#《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讲述了《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彼得•海斯勒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这本书横跨了作者在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也有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值得人们深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凤凰财经峰会大幕将启】财经思想盛宴等你来 余票不多请抓紧报名。2015年凤凰财经峰会仍将遍邀各界闻达,共同寻路中国。报名即将截止,请不要错过2015年度最热烈的财经思想盛宴。【2015凤凰财经峰会大幕将启】财经思想盛宴等你来 余票不多请抓紧报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签到 2月前开始读“何伟三部曲”,包括已读完“寻路中国——从农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读完“江城”第一部,今天继续开始读 第二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睡前阅读。再读何伟的寻路中国。有种想开车横跨大西北的冲动。